支部风采

组织生活

首页 > 支部风采 > 组织生活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初心使命”实践报告

以前就了解到黄埔军校培育了很多时代的精英,很多名将出自黄埔军校,像陈赓,徐向前等。他们是黄埔培育出来的学生,是时代的精英,为民族,为祖国作出奉献。

13D55

  进入到黄埔军校的展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屏幕,播放着以前黄埔军校学生训练的珍贵录像。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而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

“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在学校大门两边的外墙.上写着:"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带领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学校一楼基本上都是黄埔军校发展历史,与黄埔军校发展密切相关的名人介绍,画像等。学校二楼大多是用作办公室、饭厅、会客厅、自习室、学生宿舍等等。印象很深刻的是学生宿舍的布局,很多张小小的平板床整齐有序排列在房间里,几乎布满整个房间。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当时黄埔军校运作时的情景,学生们准时作息训练,进行军事教育... .接着我们参观了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来此参观的人很多,但是都很安静。氛围很好。参观完,回望黄埔军校这座古老的陆军学校,它让我们更加感激黄埔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发扬黄埔精神。积极的生活态度坚毅不拔的品质都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民族有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190B1

   通过浏览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展,我知道了在百年历程中,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刻而不可割裂的历史联系。黄埔军校是众多优秀共产党人戎马生涯的起点,也是其中不少人走向将帅之路的开端。他们在这里历练、成长,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他们见证了国共合作的生动局面,对黄埔军校的各项建设、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东征北伐乃至抗日战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在黄埔的历史,映照着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坚定信仰、奋勇向前。

走出黄埔军校校本部,随后来到了东征阵亡烈士陵园。纪念坊矗立江边,1928年建成,坊高约10、宽约47米,全部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正面开有3个大石拱门,中门较大,坊上石额的篆文“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为蒋中正题书,周围镌刻棕色陶瓷花边,棕色琉璃瓦顶,庄严美观。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埋在墓中央的是一位团长,著名的刘尧宸烈士。第二次东征时,他率领40多名奋勇队员冲锋陷阵,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为了表彰刘尧宸的功勋,他被追赠为陆军中将,发一等抚恤金五千元,并将骸骨运回这里。

黄埔军校师生参加了两次东征及平定商团叛乱,镇压滇桂军阀的历次战斗。战斗中,他们革命目标明确,作战勇敢无畏,在广大工农群众的有力支援下,与粤军密切配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历次战斗中,军校师生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代价,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为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军校师生,赞颂他们的革命精神,东征结束后,广东革命政府决定拨专款六万五千余元,在军校所在地的长洲平岗,兴建东征烈士墓,收集在两次东征,平定刘杨滇桂叛军,以及沙基惨案中部分军校烈士遗骸,合葬于平岗万松岭。

13388

东征阵亡烈士墓始建于1925年12月,那时,正是国共两党为革命共同奋斗的顺利发展时期,两党精英,为民族的独立自由,为国家的统一振兴,在战斗中,许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生前同窗共砚,亲如兄弟,战斗中誓同生死,万众一命,死后则在青山绿水间有幸共葬一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就再也没有两党英灵共葬一穴的动人光景了。东征烈士墓可以说是唯一的,保存完好的两党烈士众骸共葬的墓冢。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陈怡

                                                          /陈怡

审核/李红丹